兴宁A8网 发表于 2023-12-12 13:36:59

《兴宁县大事记》(1968年)

1月,县贯彻中央关于学校师生停止外出串联、限期“复课闹革命”的决定,但收效甚微。上半年学校继续停课。

4月12日,成立由驻兴解放军、县革命干部和两派群众组织代表三结合组成的兴宁县革命委员会,以驻军领导人周邦本为主任,下设政工、保卫、办事、生产四大组。

7至8月间,县革委贯彻中央所谓狠狠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,强化无产阶级专政的“七·三”、“七·二四”布告。全县城乡出现“群众专政”,乱打、乱杀成风。据统计,仅这段时间非正常死亡达600多人。

8月开始,县属各系统先后举办“学习班”,进行“清理阶级队伍”,近千名干部、教师先后遭到批判、游斗、隔离审查,或下放合水“五七”干校和南蛇岗“五七”干校“劳动锻炼”。

8月起,持续数月,在全县城乡狂热兴起“三忠于”(忠于毛主席、忠于毛泽东思想、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)、“早请示、晚汇报、天天读”和“红海洋”(红标语)等个人崇拜活动。

9月,各单位“两派”大联合,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。同时,工宣队、军宣队、贫宣队(工人、解放军、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)进驻机关、工厂、学校和人民公社。

9月起,全县机关、企业、事业单位及各公社陆续恢复党的组织生活。

同月,中小学恢复招生(取消升学考试,代之以推荐选拔方式),相继复课。从本年起,缩短学制,小学由6年改为5年,中学6年改为初、高中各两年。

12月,县革委抽调党政军干部六七百名。组成工作组,开展以“清理阶级队伍”为主要内容的城乡“斗、批、改”运动,至1971年结束。

同月,宁江移河改道第一期坝尾桥段工程开工,翌年2月竣工,缩短河道1060米。新建宁江大桥于1969年10月1日通车。

是年,在完成计划内的粮食征购任务外,增购“三超”(超产、超购、超奖)粮598.5万公斤(稻谷)。

冬,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,本县有929名城市(含圩镇)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。翌年冬又有817名知青到海南岛各农场落户。至1978年上山下乡知青合计4854人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《兴宁县大事记》(1968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