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硕寰
周硕寰,兴宁大坪人,1942年4月出生,大专文化,1960年3月加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,1964年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,授少尉军衔;1965年任惠阳军分区新闻干事;1968年任广东省军区新闻千事;同年,调任广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处记者;1976年任《解放军报》政工处编辑;1978年任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;1979年调北京军事科学院任研究员;1981年调任院长秘书;1985年任武警广东省总队政治部副主任;恢复军衔时授上校警衔;1989年任武警广东省总队后勤部政委;1992年授大校警衔;1995年任武警广东省总队副政委(正师级);1997年上半年退休后组任嘉应大学客座教授等职。从军38年间,在深圳边防5年,做新闻记者编辑14年;从事战争史研究2年;担任首长秘书4年;担任师、团领导职务13年。在各种不同岗位上,爱一行,钻一行,为部队留下不可磨灭的业绩。新闻工作方面,每年见诸军内外报刊、电台稿件均100多篇,累计近百万字,包括消息、通讯、故事、诗歌、报告文学等。参与或主持宣传的在全军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典型有:1964年获国防部命名的沙头角“红色前哨第六连”拒腐蚀水不沾的各种报道,1962年获广东省委、省政府和省军队区命名的“港口英雄民兵连”歼灭美蒋武匪特后的连续报道,深圳“文锦渡英雄民兵排”的报道,全国学习毛泽东著作先进典型,国防部命名的广州军区“爱民模范连”,公安部命名的“马口灭火英雄连”,全国全军学毛著积极分子黄祖示,历史荣誊团体“塔山英雄连”,“黄草岭英雄连”,复员军人先进典型谭长桥,优秀摄影家伍振超等―大批。为我军新闻宣传事业留下了一篇篇有份量、有影响的文章,作出了重大的贡献。
在战争史研究方面,侧重红军战史研究,参与了《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》的编著,并为红军将领邝继勋翻案(误当反革命杀害),为其家属和后代解除株连,得到中央组织部、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高度赞扬,胡耀邦同志亲自批示在《人民日报》公开发表平反文章。
在担任领导职务方面,1985年任武警总队政治部副主任期间,深入深圳边防七支队、深圳经济特区检查站进行部队正规化建设试点。担任工作组长,前后半年时间在两个单位的三个基层中队搞样板,然后向全支队、全站辐射,召开现场会推广。广东省领导王宁、宋志英和北京武警总部的领导亲自参观现场,《人民武警报》连续七天发表七篇经验和评论进行报道,引起很大反响。组任总队后勤部政委和总队副政委期间,亲手扭转广东武警总队计生工作的被动局面,提出“一年改变面貌,二年跨进省市先进行列,三年向全国全军先进看齐”的口号,经过上上下下共同努力,广东总队的计生工作先后被广州市、广东省评为先进,接着又被武警总部和解放军评为先进,其中具有创造性的“国策兴家强队工程”,试点广州支队的经验,在全军和全武警得到推广,国家计生委和武警总部、广东省广州市领导还参加了试点现场会,受到一致好评。在落实抓基层全面工作方面,带领工作组深入全省武警40多个基层单位调查研究,写了《正确处理落实“纲要”中的几个关系》的调查报告,被武警总部转发全国武警,并先后给机关、部队院校作十多场报告,得到上上下下的充分肯定。
艺术追求方面,在繁忙的公务之余,利用点滴时间从事文艺创作和书法艺术的探索,先后有小说《酒后吐真言》,传记文学《舒同的脚印》等书问世,且被多所大专院校艺术专业选为辅助读物。书法艺术方面,从师中国第一任书协主席舒同,各体均沾,擅长行草,曾有多幅作品被中国军事博物馆和中原书画院等单位收藏,在龙山等多处碑林有个人作品石刻,在各种书法比赛中获得金奖、银奖、优秀奖多项,主要业绩已被收入《中国文艺家传集》、《中国书画名家签铃章艺术总览》、《世界华人书法篆刻名家大辞典》等20多部辞书,1993年6月被世界艺术名人评审委员会评为“书画名人”。现受任广州市天河区文学艺术工作协会名誉主席,荷泽书画院名誉院长,中国三味书面院,中原书画院高级书面师,中国金陵印社总部艺术指导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等十多个社会职务。
周硕寰同志―向热爱家乡,积极支持家乡的建设事业,乐于为百姓办实事。这些年他配合兴宁市府和大坪镇府向省政府和有关单位请款,同时又动员海内外乐捐好施的贤达和自己家人捐款,下拔资金和捐助合计557.69万元(不含尚未到位的300多万元)。其中用于教育事业的128.7万元,(大坪中学建校70多万元,大坪镇咨洞小学建校50万,大坪中学“育英奖教奖学基金”4.7万元,三次资助大坪镇中小学贫困学生4万元);用于文化事业8.89万元(兴宁图书馆6万元,兴宁历史纪念馆2.89万元);其他用于家乡公路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。
页:
[1]